行业动态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提出社区监管保健品、营养立法等建议
2020全国两会期间一批代表委员提出以下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李亚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她的建议是严厉打击欺骗老年人的保健品销售行为。近年来,不少团体打着养生、治病的旗号,以送油送米等活动吸引老人,诱使其花费大量积蓄购买“三无”保健品。数据显示,中等收入、有经济自主性的中老年人受骗比例高达67.3%。她建议,社区工作人员和派出所应该防患于未然,对到社区“设局”的保健品推销人员进行及时监管,而不是等到诈骗事实发生后再进行追索。(中国新闻周刊报道)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长卢庆国带来了《关于促进保健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他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对于企业研发、技术进步、功效研究等创新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同时,在保健食品管控政策方面,建议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明确审批流程,对于效用良好的保健食品审批开通绿色通道,让更多更好的保健食品尽快推向市场。
卢庆国认为,应鼓励、支持保健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科学引导全社会认知国内保健食品。“加大对虚假产品、夸大宣传的打击和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及时清除害群之马,促进行业自律,提升本土保健食品的形象。”同时正确引导舆论,树立正面典型,持续提升消费者对本土保健产品的信心。(新京报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验控制中心主任李翠枝建议,建议将跨境电商税率与一般贸易税率等同,将婴幼儿配方奶粉从跨境电商清单中剔除。同时,建议要进一步完善中国营养健康标准化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让乳品的高品质营养成为全民健康的基石。(中国质量报报道)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卢江带来“加强食品安全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推进营养立法”等。
关于食品安全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她建议要强化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统筹协调规划职能,加强预警防控顶层设计;要借鉴此次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经验,尽快建立食品安全重大风险隐患早期识别和快速预警机制;要进一步发挥投诉举报的民主监督制度优势,建立匿名举报奖励制度,优化举报线索响应和处置规范,加快建立不同区域举报信息调查联动机制。
关于推进营养立法,卢江委员则建议尽快研究出台《国民营养改善法》,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营养改善问题提供法律保障。(人民网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建议要大力推进营养导向型食物生产发展,引导城乡居民重视合理膳食,构筑人体免疫的健康防线,全面增强国民生活福祉。
陈萌山建议发展营养导向型食物生产需要坚持“大食物、大营养、大健康”理念,以“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原则,逐步形成营养需求为导向的现代食物产业体系,更加关注“舌尖上的健康”。
可以通过这些措施加强营养导向型食物生产体系建设:一是着力推进营养导向型技术创新和营养标准的建设;二是着力推进食物营养和健康知识的全面普及;三是着力推进居民营养干预制度的有效落地;四是着力推进食物营养政策法规的健全实施;五是着力推进食养理念普及和现代食品产业发展。(人民网报道)